新闻资讯

打破1959年来最早30℃纪录!但冷空气又要来袭,最冷在这天

  近日

  我国大部地区的阳光“充值”成功

  气温进入回暖快车道

  多地更高气温将冲击3月纪录

  但是大回暖之后还有大降温

  下周中后期

  寒潮将影响中东部

  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20℃

  热成全国之一!

  北京打破1959年来最早30℃纪录

  昨天(3月22日)白天,北京海淀的气温直接“卷”成了全国(并列)之一,不仅刷新了当地3月更高气温纪录,更是在之后成功冲上30℃,成为海淀自1959年有完整观测以来,首次在3月达到30℃,也成为最早的30℃日期纪录(原纪录2004-04-08)。

  为何北京升温这么猛?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林楠表示,最近北京持续大范围晴朗天气,白天光照加热暖化,并且午后还有三四级的西北风下沉增温,导致气温回升迅猛。

  今天(3月23日),北京继续维持晴暖天气,更高气温可达26℃左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下周有多股冷空气影响北京,且伴有大风天气,气温也将阶梯式下降,预计更高气温将下降至12℃

  全国多地开启火箭式“大回暖”

  此次升温过程节奏快、幅度大、持续时间长,目前全国各地气温已经是明显偏高的状态。

  预计到26日前,全国各地暖热程度还将继续升级,气温连创新高,北方创新高多集中在22-25日,南方稍有滞后,多在25-26日。多地气温暖如常年5、6月,仿佛跳过了春天,直接一键入夏!

  范围广!25℃线挺进东北地区

  今天(3月23日),华北、黄淮等地暖热范围达到更大,25℃线北端甚至挺进东北,抵达辽宁西部一带

  到下周前半段,南方气温也将加速起飞。预计25日-26日,黄河以南地区暖热达到巅峰,更高气温大范围超过30℃,江南华南局地还将出现高温,恍如夏日。

  极端性!暖到同期少见甚至破纪录

  对于黄淮、江淮、江南北部一带来说,下周前半段甚至可能出现同期少见、破纪录的暖热,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高10℃以上!

  江南、华南局地还可能出现35℃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可能刷新史上最早高温纪录

  寒潮接踵而至

  下周气温将“满30减20”

  暖得轰轰烈烈,气温跌起来也是剧烈凶猛!下周后半段,将有多股冷空气上线,其中的强冷空气甚至可达寒潮级别。24日会先有一股冷空气影响东北、华北一带,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北部等地有10℃左右的降温

  之后寒潮将在25日率先影响新疆,26日影响西北地区东部,27日-28日东移南下,给中东部带来10-20℃的剧烈降温,郑州、杭州、合肥等不少地方气温将从30℃+直接暴降至10℃+,气温降幅可达20℃左右

  天气变化无时无刻不在

  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就在今天(3月23日)

  我们迎来了第65个世界气象日

  其主题“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更是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

  天气预报预警的重要性上

  你对天气预报预警有多少了解呢?

  一起来见识见识!

  什么是“早期预警差距”?

  早期预警系统是防灾减灾的之一道防线,包含“监测、预测、预警、响应”四个环节。

  然而,全球仍有三分之一人口(约26亿人)无法获得及时的气象预*务,其中大部分生活在非洲、南亚和岛国。这种差距体现在:

  • 技术鸿沟:欠发达地区缺乏气象卫星、雷达和高性能计算机。

  • 信息壁垒:预警语言、传播渠道与当地需求脱节。

  • 响应短板:缺乏相应的应急培训和资源支持。

  3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

  《2024年气候状况报告》

  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到达新高度

  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5.1℃,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达到了近80万年来的更高水平。

  海洋温度继续升高,海洋热含量刷新历史更高纪录。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是过去的两倍。

  冰川融化加速,全球冰川融化量创历史新高。

  全球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早期预警是必不可少的防灾手段

  那么,你知道

  我们收到的气象预报预警

  是从何而来的吗?

  天气预报预警怎么来的?

  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的出炉做准备。

  探空气球在3万米高空观测、采集,每秒可传回一个气象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撑。

  每天来自风云气象卫星、探空站、天气雷达、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庞大气象观测数据,源源不断汇聚到中国气象局的超级计算机

  然后,气象学家们经过理论推导会得到一组复杂的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

  海量的观测数据被输入到叫做“数值天气预报”的复杂方程中,就能推导出未来天气预报结果。

  这就结束了?不不不!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复杂,气象预报员需要将计算机得到的结果结合天气图、气象卫星、雷达探测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各地的气象预报员们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判断未来不同时段的天气,给出最终预报结论。

  作为服务全球的“中国星”,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百余种数据产品和服务,并作为国际减灾 *** 机制值班卫星,共发布遥感监测服务报告材料320余期,为全球防灾减灾、气候变化早期预警提供有力支撑。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龚正市长调研金山区
  • 易方达高管团队调整:刘晓艳出任董事长,陈皓、萧楠卸任副总
  • 华为已为鸿蒙电脑申请商标
  • 中央结算公司:全额减免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发行登记服务费
  • 苹果流媒体业务据称每年亏损超10亿美元
  • 马上评|持续对标国际一流,才有22项“全球最优”
  • 金融监管总局将出八大增量政策,李云泽详解稳楼市稳股市“组合拳”
  •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 潘多拉坚守美国市场,首席执行官称需求依然强劲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猜想
  • 遭遇强沙尘天气,吉祥航空一航班触地复飞
  • 金融监管总局: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要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
  • 小鹏汽车销量回升,带动广州一季度GDP增长3%
  • 极氪突然暴涨!或被吉利私有化!李书福发声
  • LPR连续五个月“按兵不动”,分析师称二季度下调可能性较大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