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观察|22项达全球更优,世行为上海营商环境“盖章”

近日,世界银行官网发布了2025年度中国企业调查报告。此次调查自2024年初开始,覆盖全国2189家企业。报告涉及营商环境的59个测评点中,上海有22项达全球更优水平。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作为对比,在2023年世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中列首批经济体之一的新加坡,达到全球更优水平的是10项测评点。

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已走过漫漫长路,也摘下累累硕果,而今又一次得到国际层面的“盖章”认证。

陆家嘴 视觉中国 图

“风向标”

再回头看一眼上海在今年2月5日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不难注意到之一条就是“深化世界银行对标改革”。

事实上,在2017年底发布的1.0版方案,就明确提出“对标国际更高标准”,借鉴国际公认的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经济体的做法和实效;2018年,上海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计划,主要就是对标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靠前的先进经济体经验。

以国际一流标准为标杆,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更好,只有更好”。

2018年,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78位;而到了2020年,中国上升至31位。当时的如此跃升之中,上海占据了中国样本权重的55%。

2021年,世行开始构建新的评价机制,并于2023年5月发布了新的营商环境评估 *** 论——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将专家调查和企业调查相结合。新机制同时明确,上海成为代表中国参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唯一样本城市。

世行的评价体系是全球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风向标,而上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营商环境建设的风向标之一。

从1.0到8.0,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一年一度的连续更迭,正是对标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对照新的评价逻辑,8.0版方案也针对性地加强企业破产行政协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当然,营商环境的国际化也不单单是寻找一个坐标系,还有服务对象的国际化和对国际贸易的保驾护航。在上海,“特斯拉速度”早已是营商环境最耀眼的勋章,“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奇迹不断释放着对外商落“沪”的吸引力。

而国际贸易方面,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姚为群表示,一是考察企业对海关和贸易法规的感受度,二是考察企业对交通运输的感受度。此次调查中,这两项上海企业的感受度得分均超过99分,达到全球更优水平。“经过历年改革,企业在上海开展跨境贸易明显更省力、更省心、更省钱。”

2025年4月19日,2025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在丰盛里静安寺广场举行,活动受消费者欢迎。视觉中国 图

“0成本”

此次调查数据中,获取金融服务方面,上海市的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0;供电可靠性方面,上海市企业填报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长均为0次。

上海,贵吗?成本永远是经营主体最关心的根本问题,同样也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所追求的市场化属性的重要体现,更是8.0版方案和世行新评价机制都突出强调的“企业感受”。

以上两个调查数据,前者是实打实的经济上的“0成本”,后者则是总被提及的“综合成本”。

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0,能够大幅提高支付的时效,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企业在获取金融服务时压力更小、效率更高。2024年,上海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将多方面的融资支持工作 *** 成为一项“工程”。其中,“无缝续贷”工作始终坚持“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的“三零原则”。

而在供电方面,供电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接电的时间、效率等都是企业日常运营在最微末、最切身处的感受问题。能源供给是企业生产的最基本保障,近乎百分百的稳定性能够消除大量的潜在成本。

“没想到刚刚在手机上提交了用电申请,才过了两个小时就帮我把电都接好了。”上海一家经济合作社的徐经理线上提交了低压非居民增容办电申请后,惊异于国网上海长兴供电公司的接电速度。公司推出的“申请即接电”办电新模式,实现了“朝申请午接电”,受理零时差、用户零上门、接电零等待。

供电之外,在更多的公用基础设施服务上,上海都拿出了立足企业需求的态度和速度。上海杨浦“城市概念”园区攻克园区宽带垄断问题,上海市嘉定自来水有限公司实现1个工作日内完成前期对接与踏勘,2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的“嘉水速度”。

从金融服务到基础设施,各个环节对“0”的追求,一如8.0版方案将“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写入标题,也正是上海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所需要的市场化特征。这些不仅是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减少,也在试图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主的生存焦虑。

“100分”

22项测评点达到全球更优水平,其中不少项的企业感受度得分逼近甚至达到了100分。这正是营商环境 *** 侧实现“零门槛”“零成本”的另一面——企业侧的感受度近乎满分,二者共同佐证着上海对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极致化追求。

此次测评,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上海市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为100;国际贸易方面,企业对海关和贸易法规的感受度得分为99.13;市场公平竞争方面,企业更换互联网提供商的感受度得分为96.2。三项均为全球更优水平,都彰显了上海营商环境愈发成熟的法治化特征。

解纷“一件事”平台。 上海市司法局供图

针对商业纠纷问题,上海市司法局积极探索纠纷化解的数字化创新,研发了“多元解纷平台”与“解纷一件事平台”。平台在降低企业成本、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确保了纠纷化解过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在电商平台高密度集聚的长宁区,区法院早在2018年就率先成立了全国首批互联网审判庭,在实践中提炼互联网裁判规则,规范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围绕国际贸易,浦东新区的CCC免办改革(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为众多进口产品带去了福音,不仅首建便捷通道、首扩适用范围,更是首创专项立法。2023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若干规定》正式施行,作为全国首部CCC免办领域的管理措施,将CCC免办系列创新举措以立法形式予以制度化。

截至2024年8月,浦东新区共发放免*明近8.3万张,约占全国的1/3,全市的4/5,为浦东集成电路、汽车等营收逾千亿元的行业,提供了重要的便利化措施,惠及浦东新区六大硬核产业等领域上下游企业近6000家,货值金额逾25亿元。

*** 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更好的营商环境。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罗培新表示,上海的制度改革经验,是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上海作为世行营商环境评估唯一的专家调查城市,它所推行的制度改革及其获得世行认可的程度,可以为全国的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鉴,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全国改革的样板。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是上海始终奋斗践行的目标方向。这一份国际视野下的成绩单,再一次为这三个属性留下鲜活的注脚。5月8日,上海为全面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感受,将再度自我加压,提出“十大攻坚突破任务”,其中首条依然是“实施世行对标改革”。

对标世行评价体系,拉长板补短板,巩固提升落地成效。阶段性的胜利是迈上下一个高峰的阶梯,在优化营商环境这件事上,上海的脚步不会止于8.0。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又进一步!多家公募官宣,自3月21日起这笔费用由公司承担
  • 年产150亿颗鸡蛋!法国缘何也闹“蛋荒”
  • 比亚迪的“数据霸权”正在终结汽车行业旧秩序
  • 住房消费定位再明确,政策托底下地产股强势走高
  • 年产150亿颗鸡蛋!法国缘何也闹“蛋荒”
  • “80后”海南琼海市长傅晟,去向公布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或带动险资入市增量资金逾1300亿
  • 证监会:支持基金公司依法实施员工持股等长效激励措施 提升核心团队稳定性
  • 五一期间7名游客接连被困青海荒漠,警方提醒严禁非法穿越
  • 上海明后天将迎强风大雨,陆地最大阵风7~9级
  • 黄仁勋GTC媒体交流会实录:涉及下一代AI、中国市场、美国芯片管制等关键问题
  • 被控15年受贿3.43亿,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吴英杰当庭认罪悔罪
  • 折磨车企的“销量周榜”或将终结!中汽协倡议:从“数据竞赛”转向“服务、价值竞争”
  • 溜溜果园冲“梅+”第一股,业绩增长下多个财务数据异常波动
  • 印对巴军事打击后,巴外交部召见印度驻巴临时代办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