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箭齐发!国新办发布会最新解读来了

今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行长、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 *** 主席出席会议,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会议释放积极政策信号,有效提振市场情绪,主要关注点包括:
央行发布三类共 10 项货币政策,延续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基调,强化逆周期调节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体包括:1)数量型政策,降准 0.5 个百分点,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 1 万亿元,并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2)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 0.1 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 LPR 同等幅度下行,下调再贷款利率 0.25 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0.25 百分点;3)结构型货币政策方面,完善并创新政策工具,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及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互换便利以及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首期分别 5000 亿元和 3000亿元的额度合并使用,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加大科技创新、消费及普惠金融等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
金融监管总局总发布 8 项增量政策,覆盖房地产、资本市场、小微民营企业、外贸及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1)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2)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 600 亿元,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 10%;3)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4)外贸方面,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提供精准服务;5)产业转型及科技创新方面,将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扩展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主体范围,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强调以下举措:1)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支持汇金公司发挥好“平准基金”作用;2)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发展科技创新债券;3)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抓紧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总结而言,本次央行、金监局和 *** 三部委出台多项举措,释放积极政策信号,从支持实体经济和支持资本市场两方面共同发力。1)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央行侧重为实体融资提供更多流动性,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节省利息负担,同时可有效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并且在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加强创新,对房地产、消费养老、科技创新、外贸等领域全方位支持,在降低政策利率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风险溢价。在当前外部挑战加剧的背景下,货币配合财政支持内需是正确的政策方向。2)支持资本市场方面,发布会强调央行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并且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政策工具也有望为资本市场持续带来“活水”。同时发布会回应市场关切,提出将加强跨境监管合作,改善监管环境,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缓解外部金融风险带来的流动性冲击,有助于改善市场整体风险偏好。
权益方面,展望后市,市场反弹至前期高点附近难免波动增加,但政策支持叠加市场自身韧性,看好中期表现。近期市场连续反弹,已基本收复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的全部跌幅,关税对经济数据的影响也将逐步体现,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可能增加市场波动。但是多项支持性政策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本周中美代表也将在瑞士进行贸易谈判,当前超常规的高关税税率大概率难以持续,市场短期仍有催化因素。中期而言,关税不确定性仍将延续,但中国市场具备较多优势,有望保持韧性,今日吴清主席强调了我国市场在政策强力支持、制度建设完善、科技叙事支持和估值水平较低的四大优势,结合未来宏观政策有望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发力,中国上市公司过去几年针对贸易摩擦提前进行海外产能布局,我们判断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可能保持较强的韧性。中期对市场表现不必悲观。
配置层面,短期关注政策受益领域,房地产、银发经济、大消费以及科技创新领域有望具有相对表现;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红利风格仍有望占优,关注现金流优质,与外需关联度不高的板块。中长期维度,DeepSeek 突破加速 AI 产业发展,AI 产业链中的基础设施环节和应用环节仍是重要主线。
债市方面,此次降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降息时点略早于市场预期,体现了外部冲击之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支持态度,但幅度较为克制,降息仍然受到银行息差等因素制约。降准降息消息公布后债券中短端收益率下行而长端收益率小幅上行,主要是因为先前长端已经隐含了较多降息预期,在降息落地后止盈。我们在短期内更加看好中短端信用债,将直接受益于资金宽松,中长期看在物价回升之前广谱利率都还有下降诉求,持续看好债市表现。
——景顺长城投研团队
2025 年 5 月 7 日
数据来源:Wind,景顺长城整理。风险提示:上述观点是基于目前市场情况分析得出,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应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充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